開設諺語這系列以來你們也能夠參與到這個系列的創作中來,希望聽到你們最喜歡的、印象最深的或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見到的諺語。
然后很開心的是,最近后臺收到了越來越多的來信和投稿,都在給我講述著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諺語智慧。這一篇文章,就是將大家投稿的諺語整理出來,加入了一點自己的解讀,也希望讀到這里的你們都能夠參與進來!謝謝!
這期的諺語有11句,有一部分對聯、一部分古文截取,大多數仍然是在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這些諺語也能夠幫助到你。
1.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這是蘇州滄浪亭的一副對聯。很明顯用到了蘇軾《赤壁賦》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大自然里的清風明月,雖然隨時隨地可以取用觀賞,但她們都是陪伴我們生活的無價之寶;而滄浪亭周圍,就更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有靈氣,都有對人的感情。這樣一片有靈氣的山水之中,自然會滋養出更加有靈氣的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想,我們不只是要保護山水,更要學會步入山水、樂于山水、融入到大自然當中。
2.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講的是孟子的經典理論——“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想要培養出自己的浩然氣,一是要辨別何為正氣,在人生這場修行中不斷采納正氣、修煉正氣;二是要找好榜樣,以效仿古今圣人為目標,讓自己的德行一步一步趨向完美。
3.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沒有找到具體出處,但是是很有名的一句話。自古以來的雄才成事,都要經歷一千次一萬次的磨難,從沒有所謂的“一蹴而就”;那些從小錦衣玉食的紈绔子弟,不知吃苦為何物,很少有能成為偉人的。
所謂英雄不問出身。后人對你的評價,不僅僅是你成就了怎樣的事業,更重要的是,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你展露出了怎樣的精神面貌。
“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唯有經歷磨難,方能成就英雄。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教育后輩的一句話,介紹了蘇軾自己的治學之道。
要廣泛的瀏覽和學習,對那些不重要的,就只取其要領;
要有深厚的積累,不輕易創作著書;只要積累到一定量,定然會迎來令人嘆羨的爆發。
對當今時代的浮躁病、功利病,是一劑好到不能再好的良方。一如諸葛亮的“才須學也,學須靜也。”
5.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原句是孫中山的一副對聯,是言志聯,亦是勵志聯。既表明了孫中山自己的志向,又激勵了我們后人,刻苦學習、苦心鉆研,為一個崇高而偉大的目標。
有朝一日,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為志得遂,甘面壁十年,讀書鉆研!
6.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句大家應該都熟悉,杭州岳王墳前的一副對聯。寫的是岳飛與秦檜后世待遇的對比。
這附近的青山有幸,能夠埋葬岳王爺的骨與魂;
這鑄成的白鐵無辜,卻要被打造成秦檜這遭人唾罵的模樣。
7.人情閱盡秋云厚,世事經多蜀道平。
看多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與那比紙還要薄的人情比起來,薄薄一層的秋云都已經算是厚的了;
經過了人間滄桑、起落坎坷,就連那讓謫仙李白驚呼“難于上青天”的蜀道,都像是坦途一般好走。
這也應了白居易的兩句詩:“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活在紅塵中,我們終其一生都想要看透別人的內心,可也唯有人心最難測。
8.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出自清代鄭燮《題蘭竹石二十三則》。文人在世間,要學習的東西有三樣。
學竹子有氣節;學蘭花有幽香;學石頭有傲骨。
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就會努力著去彌補,這種人一定是好學的;
恥于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這種人則是自滿的、不謙遜的,最終也學不到什么東西。
有個成語叫“虛懷若谷”,其實寫文章也會有這種感覺,喜歡詩歌的人,是不分身份高低貴賤的。我曾接觸過幾位好學的農民工,掌握的詩歌知識、寫出來的格律詩,一點也不比那些身價千萬的大老板差。
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唯身份是論,要多向其他人學習!
10.笑到幾時方合口,坐來無日不開懷。
千佛山彌勒佛前的一副對聯,內容很簡單,就是勸世人笑口常開,經常開懷大笑,每一天都開開心心,一輩子快快樂樂。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如果每一個人都向著這個方向修煉,相信我們的社會會和諧許多!
11.鳥隨鸞風騰飛遠人伴賢良品自高!
鳥兒隨著鸞鳳飛騰,肯定比自己單飛要飛得遠;
人們跟隨著賢良上路,自己的品格也會逐漸受到熏陶。
最后一句,強調的是要找一個好的導師、領導,要注意自己的社交圈子,與那些品德賢良之人交朋友。最終,自己也會走得更遠、品德更高。
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諺語以及人生經歷嘛,歡迎投稿給我,與諸多同好一起分享!
關鍵詞: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