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微風的日子里,萬物勃發,一切冬天的凜冽都正慢慢化作柔軟的甘露灑向人間。
人們在這個時節播種,懷著對豐收的期盼、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將希望植入土中,靜待抽枝發芽、結出果實。
而春去夏來,相信疫情也終將退散。
谷雨氣溫升高明顯加快、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大。而濕邪最易損傷脾胃,引起脾濕。因此,日常養生保健應以祛濕、養脾為主。
01
谷雨三宜
1、祛濕
此時降雨多、濕度大,要注意防濕邪侵入人體,否則容易出現精力不好、頭暈沉、困倦疲憊等濕熱癥狀。
薏米是清除體內濕熱的好藥材。平時煮粥做飯時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紅豆做成經典食療方——紅豆薏米粥。
需要提醒的是,孕婦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黨參等煲肉湯喝。
2、健脾
谷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中醫認為,此時脾處于旺盛時期,能涵養胃氣,有利于營養吸收,是適當調補的好時機。
飲食上可以多吃性平、性溫的食物,如薏米、蓮子、芡實、山藥、大棗等,也可以用陳皮泡水喝。
3、飲茶
民間諺云:“谷雨谷雨,采茶對雨。”
谷雨前后采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又叫二春茶。
此時采摘的新茶,具有清火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但飲用時必須適量,切忌貪多貪濃。
02
谷雨防三病
1、防感冒
谷雨節氣后,大風天氣多見,氣溫波動較大,平日的早、晚氣溫仍較低。
因此,民間也故有“谷雨寒死老鼠”之說。
此時,大家仍要適當“春捂”(以不出汗為宜),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風,以防感冒。
2、防風濕
谷雨后風濕頑疾容易復發,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
由于裸露部位最易為濕邪所侵,所以穿衣時請務必護住關節。
建議大家平素不要久居潮濕之地,不要穿潮濕衣服,洗浴后頭發體膚要擦干晾干后方可睡覺,發膚未干時勿吹風,避淋雨。
最好在天晴時多外出曬太陽。
3、防過敏
谷雨時節春暖花開、楊柳飄絮,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此時最易誘發過敏性花粉癥、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因此,過敏性體質的人在這期間要特別注意防護。
平日,大家可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順便揉搓鼻翼,即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癥狀。
03
谷雨食三鮮
1、香椿
谷雨食椿,又名“吃春”。
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樹上青菜”之稱。
但是,由于鮮香椿中硝酸鹽含量較高,建議先用沸水焯過后再食用。
2、烏米飯
烏米飯是用南燭葉搗汁,浸泡糯米后,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糯米味甘、入脾經,能補中益氣;而南燭葉味酸、入肝腎經,能養肝腎,因此食用烏米飯有補益脾腎的功效。
3、桑葚
俗話說:“清明至,桑葉綠;谷雨時,桑葚紫”。
桑葚原本是農民用來果腹的水果,尤適谷雨時節食用,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止渴、烏發明目的功效,但血糖高的人不建議食用。
桑葚中的硒是最重要的“護肝因子”。飲酒前吃桑葚干,可以有效保護胃和肝臟不受酒精的損害,預防酒精中毒。
桑葚清洗的方法其實也十分簡單,將少許白面放入盆中,順時針方向攪動桑葚,再用流動的水沖洗即可。
春天,明年見!
關鍵詞: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