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殿生蒿萊,瓦磯變化成良材。文房珍玩何足道,盛衰貴賤亦幻哉。
誰人作硯供書契,云是帝鴻古遺制。琢玉奇珍祇飾觀,澄泥別樣夸新制。
避雍風(fēng)宇古樣鐫,合歡秋葉新題簽。小者文場便懷袖,大者椽筆揮云煙。
硯材百種此尤寡,陶質(zhì)蒼然古而雅。問年神雀五鳳初,托地長生未央下。
當年立仗覆千官,此日抔泥出寒野。良工琢付識者藏,摩挲日久騰輝光。
儲以水晶琉璃之寶匣,配以珊瑚翡翠之筆床。更聞此硯能發(fā)墨,濡染淋漓殊自得。
凹處猶馀士蝕痕,中央已沒苔花色。君不見玉龍金鳳銅雀臺,于今無地?zé)o塵埃。
又不見離宮別館三十六,望里莘莘走麋鹿。羨爾猶存歷劫身,蕓窗珍重伴詞人。
他時攜上通明殿,書遍吟毫五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