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業(yè)辭藝,不為覓科舉。
胸中負器識,筆下有今古。
君看阿房賦,豈是布衣語。
獨其在糊名,貴賤惟所主。
得之類至寶,棄去祗如土。
有司開化爐,熔鑄要精處。
時方為鼎鏞,小冶不應鼓。
諸公皆名流,學海浩吞吐。
丹靈骨先換,入榜盡龍虎。
訪以執(zhí)文柄,我亦費羅取,
書生家風寒,仆馬在何許。
趼足赴重圍,裹飯坐長廡。
視公簾幕間,若有霄漢阻。
那知先達心,每事必念祖。
未把短檠棄,尚記燈燭苦。
關防周罅隙,考校到毫縷。
雜置戰(zhàn)場文,一字不輕與。
如持古黃鐘,端坐分律呂。
在處拔其尤,可但十得五。
奉此賢能書,足以上天府。
蜀士多豪英,父老自能數。
謂或有遺珠,勉使相接武。
我輩酒樽空,邊城隔煙雨。
鄭剛中 : 鄭剛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初剛中嘗為秦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