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郡中,無一義士肝。顏某作何狀,乃能砥波瀾。
奉表詣靈武,途梗待蠟丸。遣人頒赦書,諸道揚旌竿。
然則李郭功,首倡繇平原。衣黃與衣白,布衣相周旋。
風雨夜對床,清旭聯(lián)征鞍。咄嗟收兩京,大小咨長源。
論功范蠡上,絕勝齊魯連。惜也北伐謀,弗獲邀轉環(huán)。
在昔曾南豐,祠記金石鐫。勢窮義必死,中材或勉焉。
顛跌至七八,歷忤諸巨奸。顧慮絕秋毫,其大斯足觀。
在昔宋子京,傳贊垂簡編。詳計近忠悃,輕去幾高騫。
素為權倖猜,自免智可言。有唐之異人,一代誰比肩。
世稱二老者,亦玄亦復禪。愚謂出世姿,蓋繇天性然。
魯公寄托深,不系麻姑壇。一劍豈不快,掘坎徒多端。
積薪灌以油,趨赴甘熬煎。老臣罪當死,大梁匪長安。
賊耳何敕為,談笑歸重泉。君臣有至性,頂踵非所憐。
鄴侯奇特事,不系參懶殘。朗誦黃臺瓜,豈鳴既往冤。
一摘無再摘,廣平賴以全。既知肅宗急,聊為卿遷延。
慈孝卒如初,乞骸愿還山。至性相感悟,處人父子閒。
是乃活浮屠,是乃真神仙。奉天困經月,糲米亦告罄。
縋人于城下,夜采蕪菁進。西平倍道援,圍解賊兵遁。
杞逼懷光反,車駕復蹭蹬。長安宗廟在,掃灑固臣分。
諸將皆從行,滅賊誰與任。人情方擾擾,徒以忠義奮。
處二強寇間,孤軍氣逾競。百口時陷賊,所親寄聞問。
爾敢為賊間,立刻斬之徇。盛夏衣裘褐,擊如鷹隼俊。
先聲走懷光,泚血模糊噴。進屯含元殿,旋下軍中令。
某幸與公等,室家相見近。請約五日內,無得通家信。
公私各安堵,一洗甲兵凈。露布上行在,臣巳清宮禁。
寢園尚如昨,鐘篪曾不震。天心愛社稷,是故生李晟。
朕何德以堪,潸然淚交迸。道傍拜稽首,賊平賀主圣。
所愧收復晚,迄今始報命。皇帝文高古,太子書瘦硬。
立碑東渭橋,豈非一時盛。未幾反閒入,延賞工設阱。
痛哭目為腫,懇惻解方鎮(zhèn)。乃至請為僧,譖人亦巳甚。
功名多憂畏,君子宜諦聽。
黃毓祺 : 字介子,天啟元年恩貢,性孝友,慷慨負奇氣,于學無所不窺,憂時感事發(fā)于詩。與弟毓礽知名于里。乙酉之變,投筆勇赴,城破卒于獄中,年六十一歲,邑志忠義傳,著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