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元好問
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頰洗風露。
素月淡相映,肅然見風度。
恨無塵外人,為續雪香句。
孤芳忌太潔,莫遣凡卉妒。
注釋:元好問從十六歲起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三十二歲才進士及第。然因科場糾紛未應選,三十五歲再次應試。
1.在這首寫梨花的詩中,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梨花?寫出了梨花的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5分)
2.詩人借筆下的梨花表達了哪些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5分)(1)手法:比喻,擬人,襯托,對比;(任答兩個,2分;建議結合詩中詞語簡要例說手法具體運用情況。)
(2)①概括特點:嫻靜、文雅、端莊;孤獨寂寞(概括1分)。②結合詩句簡明分析:“如靜女”可見其嫻靜;“洗風露”“映素月”“孤芳”可見其端莊高潔;“寂寞”“恨”可見其寂寞。(分析2分)
2(6分)①高潔堅貞的情操;遺世而存的寂寞;無人賞識的遺憾;為人所妒的憤懣。(任答三點,一點1分)②結合詩句對應分析。(一點1分,共3分)
參考譯文:
梨花好像一位嫻靜的女子,寂寞地出現在晚春之中。在春天景色里她是值得珍惜的可愛的花,她那白色的臉頰(指花瓣)由風露來清洗。晚上有皎潔的月光淡淡地映照著她,她那端莊的神態顯現岀她文雅的風度。遺憾的是沒有超脫的高雅之人,替她續寫贊美她潔白清香的詩句。孤單的梨花啊你應顧忌一下自己太潔凈,不要引起那些平常花卉的妒忌哦。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