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三株樹,崢嶸古至今。松知秦歷短,柏感漢恩深。
用盡風霜力,難移草木心。孤撐休抱恨,苦楝亦成陰。
①本詩為杜睿在入清后為隱士邱至山所寫。
②三株樹:《雨林詩話》載,鄞人邱至山居東皋里,家有古柏一株,兩松夾之,輪囷裊空,蓋南宋六百年物也。
這首詩托物言志,借“樹”抒情。首聯的意思是,我曾聽說有三株樹,從古至今,長盛不衰。“崢嶸”指樹之挺拔,卓然不凡。頷聯運用互文,意思是,這一柏二松,都歷史久遠,曾見過秦朝的短命,也曾感受過四百年漢朝的雨露厚恩。頷聯暗寓詩人思念故國、蔑視新朝之意。頸聯進一步寫古樹的凜然節操。風霜用盡力量,也難以撼動古樹堅貞不渝、不慕榮華的本性,古樹的凜然節操躍然可見。尾聯的意思是,三株樹雖然孤立于天地之間,但不再抱恨了,因為我家的楝樹也已長大,綠樹成蔭了。詩人以樹為喻,寫出了自己對這種清高、堅貞品性的追求。
杜睿 : 杜睿(1611~1687) 清初詩人。原名詔先,字于皇,號茶村。黃岡(今屬湖北)人。明崇禎時太學生,明亡后,不出仕,杜睿夙負濟世大志,因不愿效力清廷,寄情于詩文之間。流寓金陵三十余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