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總有一種含蓄婉約的美。她們對生活和愛情的態度,不似大江大浪般直白豪爽,而是如細水長流般綿延不絕。
《無題》
【唐】李商隱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這首詩的是一位聰明早慧的姑娘。從詩的內容看,詩人對少女的觀察是細致入微的。從她八歲開始“偷照鏡”寫起,直到待字閨中,這么長一段生活經歷,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采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
【清】納蘭性德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寫的一首哀傷凄美的懷人之作,毫不造作,把對愛人的一片深情以及他們被迫分離永難相見的痛苦與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浣溪沙》
【宋】晏幾道
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 舞煙眠雨過清明。
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無情。
詞中借詠和風細雨中盛極一時、風情萬種的柳枝,塑造了雖青春年少、紅極一時而終歸要紅顏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達了詞人對于風塵女子的同情和關注,同時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
《南歌子·手里金鸚鵡》
【唐】溫庭筠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待嫁的女子,帶著心愛的金鸚鵡,穿起了繡著鳳凰的彩衣,暗中左顧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這樣嫁給他,作一生的鴛鴦吧。這首小令,明麗自然而富于情韻,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蘇軾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這首詞描述了五代時后蜀國君孟昶與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納涼的情景,著意刻繪了花蕊夫人姿質與心靈的美好、高潔,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嘆。
《虞美人·行行信馬橫塘畔》
【宋】秦觀
行行信馬橫塘畔。 煙水秋平岸。 綠荷多少夕陽中。 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紅妝艇子來何處。 蕩槳偷相顧。 鴛鴦驚起不無愁。 柳外一雙飛去、卻回頭。
這首詞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在夕陽下,“綠荷”像含愁似的立于西風中,奠定了本詞傷感的詞情。“蕩槳偷相顧”這一船上動作和神態描寫,表現了采蓮女羞澀、可愛的情態和多情的心思。
《采桑子·西樓月下當時見》
【宋】晏幾道
西樓月下當時見,淚粉偷勻。 歌罷還顰。 恨隔爐煙看未真。
別來樓外垂楊縷,幾換青春。 倦客紅塵。 長記樓中粉淚人。
初見時,歌女的“淚粉偷勻”的情景最撼動人心,因而別來長記不忘。作者對這一歌女的形象作了生動、準確的概括,女主人公的藝術形象呼之欲出。
《應天長·當時心事偷相許》
【唐】馮延巳
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 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淚語,驚覺玉籠鸚鵡。 一夜萬般情緒,朦朧天欲曙。
當時第一次見到你,就偷偷將自己的心意許于你,哪知一見君子誤終生,此后的無數個夜晚都輾轉難眠,萬般情緒涌向心頭,直到天明。
《夜行船·昨夜佳期初共》
【宋】謝絳
昨夜佳期初共。 鬢云低、翠翹金鳳。 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轉、眼波微送。
草草不容成楚夢。 漸寒深、翠簾霜重。 相看送到斷腸時,月西斜、畫樓鐘動。
這首惜別詞,上片回憶昨夜歡會,著重描繪人物情態;下片寫今日送別,著重以景襯情。輕艷柔和,風流蘊藉,表現了謝詞的風格。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