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散盡。 山河無恙。春暖花開。
這次的武漢疫情,日本很早就主動援助我們,其實日本這次的舉措,最讓人感動的不止是捐款捐物,而是他們的捐助詞寫的太有水平了: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坦誠說,看完我有點羞愧,因為我覺得自己太沒有文化了……
下面我們先來仔細查閱了這幾句詩的出處:
第一句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是唐代鑒真東渡時的一句偈語,意思是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當我們抬頭時,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
這句話出自盛唐時,日本遣人來中國學習佛法。當時日本長屋親王命人制作了一千件繡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jié)來緣”偈語的袈裟,贈送大唐的高僧們。
鑒真大師披著這件袈裟,為偈語所感動,遂發(fā)愿前往日本傳法。這也被視為中日交流的友好象征。
其實,“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詩對中國人來說不能算陌生,在揚州大明寺鑒真紀念堂前就有這塊石刻。
第二句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這句詞出自《詩經(jīng)·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意思是:
誰說你沒有軍裝啊?我與你同穿那套罩衣!修理好鎧甲與兵器,我同你一道去殺敵。這是戰(zhàn)士們慷慨、勇敢、互助的請戰(zhàn)書,被秦人記錄了下來,流傳成鼓舞斗志的詩歌。
據(jù)《左傳》記載,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攻陷楚國的國都郢都,楚向秦國求援,秦王作賦《無衣》,動員秦民出征抗吳,一舉擊退了吳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師的時候,此詩猶如一首誓詞;對士兵們來說,則又似一首“動員令”。
關(guān)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