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談起唐詩宋詞,我們的腦海中便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名句,如:
唐詩中的: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宋詞中的: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那你聽說過唐詞宋詩的嗎?
事實上,詞這種文體萌芽于南唐,隋唐時興起,到了宋代,則達到巔峰。
在唐代,詩人們就已經開始寫“詞”了,雖然很多作品不如宋詞膾炙人口,但也同樣經典。
今天詩詞君總結了七首經典的唐代詞作,每一首都不遜色于宋詞,值得詩友們反復誦讀。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詩人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是多少人的啟蒙之作?
少年時期,白居易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成年后的他又擔任了兩年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
對他來說,江南,是一種擺脫不了的情懷,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見證了他的經歷,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等登上高樓時,天色已至黃昏,暮色從遠方迫來,漸漸的侵蝕掉這座地平線上的高樓。
李白看著眼前的景色,心中不免有些憂愁:蒼茫的夜色里,哪里才是歸途呢?
人生于世,孤獨與愁苦,總是環繞不去。何時得解脫,不在景,而在心。
《調笑令·邊草》
唐·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萬籟俱寂的冬夜,駐邊的士兵們還要佇立邊關,但見白雪皚皚,晴空萬里,月色皎潔。
北雁尚能南飛,而戍卒之人卻只能望著月亮想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鄉。
望月常常觸動鄉情,在這個月圓之夜,詩人思鄉的情緒再也控制不住,期盼明月能將自己的思念帶到千里之外的故鄉。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白居易說江南,只用了一個“好”字,韋莊覺得還不夠好。
在他的描繪下,江南的春天,在春雨中漸漸達到極盛,就算是煙雨霏霏,也遮掩不住春的繁華。
斜倚在畫船上,看著清澈碧綠的江水,聽著外面的雨聲入眠,好不愜意。
江南景美,人也美。在老之前不要回到故鄉,不然回到家鄉后必定要愁腸寸斷。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
全詞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生活,可以是簡單美好,也可以是熱鬧欣喜。有的人喜歡平靜安和,歲月靜好;有的人喜歡自由自在,隨性生活。
無論如何,自己喜歡便好。
《望江南·梳洗罷》
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晨起梳妝,當窗理云鬢,對鏡貼黃花,收拾妥當后,照例獨倚樓臺,等郎歸。
人都說,女為悅己者容,你不在,誰來欣賞我的美好?
落日余暉下,河水緩緩流淌,思愁縈繞,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真叫人肝腸寸斷。
《秋風詞》
唐·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加上詩人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凄婉動人。
每當看到難成眷屬的愛情時,我們總會忍不住嘆一句: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花不會因為你的疏離,來年不再盛開;人卻會因為你的錯過,轉身為陌路。
但聚散總有時,愿我們都能珍惜眼前人。
這七首唐詞,首首經典,意境不輸宋詞,值得一讀再讀!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