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袂(mei):袖子。
墀(chi):臺階。
扃(jiong):從外面關閉門戶用的門閂。
望:拜訪。
安得:怎么能
經過李延年的前期炒作和平陽公主的順水推舟(見上一篇《佳人曲》),漢武帝得到了這位李夫人,而且很快擦出火花,進入蜜月期,更令一般人想不到的是,這蜜月期沒有盡頭,就這么相互愛著,相互情著,沒完沒了。
雖然漢武帝對待女性有時很無情,但對李夫人卻是一往情深,寵愛有加。異性之間就怕對上眼,一旦合上拍,就會死去活來。所謂“愛情”可能只對這樣的兩人適用,李隆基和楊玉環也屬此列。對于絕大部分人一邊涼快去。
大多數人沒有漢武帝的紅顏福份,遇到了真心喜歡的人。男女中這樣的比例有多大?本人以為也就萬分之一左右吧,呵呵。
情到深處無止境,達到了忘我。
最后,身虛體弱的李夫人陪不起身強體壯的漢武帝,身體亮了紅燈,李夫人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很嚴重。
漢朝規定,妃子有病是不能見皇帝的,可漢武帝想啊,忍不住啊,盡管御醫百般勸說阻撓,漢武帝還是沖進了李夫人的臥室。
此時的李夫人已不再是那朵正盛開的姣花了,打蔫了,她不想這樣見漢武帝,于是用被蒙住臉,死活不讓漢武帝看,漢武帝那么武斷的一個人也沒擰過李夫人,終究沒看成。
不是擰不過李夫人,是他愛著李夫人,不違背對方的意愿就是愛的有力證明!
李夫人當然也深愛著漢武帝,不想讓漢武帝看到自己的破相,想讓美好的愛永駐。
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時刻,她不想看一眼漢武帝嗎?但她克制了自己。
史書上說李夫人不讓漢武帝看是因為怕漢武帝看到她這幅模樣不愛她了,擔心對她的家人也不照顧了,我想肯定也有情感方面的原因,相愛的人總是愿意把美的一面展現給對方。
李夫人死后,漢武帝無法適應沒有李夫人的生活,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李夫人的一顰一笑讓他揮之不去。
將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封為大將軍,李延年封為協律都尉(相當于音樂協會主席),在漢武帝看來,這樣做多少可以表達些許思念。
極度悲痛思念中一代英豪漢武帝寫下了這首詩。
據說,這首詩是在漢武帝游昆明池時寫了,出來轉轉本是為了散心,沒想到這樣更加想念李夫人,漢武帝雖然有很多毛病,就憑這我們深深地獻上一份同情。
對這首詩文字部分的解釋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以下是我自己的理解:
漢武帝想像著自己走進了李夫人居住過的房間,人去樓空,李夫人曾經穿過的衣服還掛在那里,臺階上布滿了灰塵,整個房間空曠而寂靜,讓人心里寒顫,悲涼到了極點,外面的窗閂搭著很多落葉。
凄涼,真的凄涼啊。
最后兩句堪稱絕唱:愛人啊,我又看你來了,你知道我是多么地想你嗎?
這首詩,觸景生情,感情表達的非常真切,悲憤出詩人,悲情也出詩人,“略輸文采”的評價,有點......
再說說這首詩的句法:
因為有“兮”標志,這首詩有點楚辭體味道,但這樣的句式用的不多,一般我們看到的句式較多的就是2種:6字句(○○○○○○兮,或○○○兮○○○),5字句(○○○兮○○),漢武帝可能認為用這種句式更能表達自己的感情。
也許有不妥之處,望高手指教。
這首詩的名字《落葉哀蟬曲》也體現的一種凄涼的情調。
人生是美好的,因為有愛情,可惜我們大部分人無緣體會!
地下有知,李夫人你知足吧!
劉徹 :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