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東風輕軟弄簾幃。
日正長時春夢短,燕交飛處柳煙低。玉窗紅子斗棋時。
春水溢滿了池塘,花兒綻放在枝頭。那紛亂香濃的繁花深處,傳來了黃鸝歡快的啼叫。東風輕輕吹動著簾幃,卻吹醒了簾中人的一場春夢,撩亂了簾中人一顆春夢。
她不由埋怨這春日太長,春夢太短。夢中她看見煙霧迷蒙的楊柳低處,燕子雙雙飛舞,令人無限羨慕。醒來后,百無聊賴,只好在窗前以紅子斗棋,獨自游戲。
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正體為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亂香深里:香氣襲人的百花叢中。亂香,即花叢。
語:指黃鸝的啼叫聲。
黃鸝:也稱“黃鶯”、“黃鳥”,鳴聲婉轉。
弄簾幃(wéi):吹拂著窗簾和幃幕。弄,拂弄,吹拂。簾幃,簾帳,帳子。
交飛:雙飛。
柳煙低:形容柳葉低垂的輕柔之態。柳煙,柳樹枝葉茂密似籠煙霧,故稱。
玉窗:裝飾華麗的窗子。
紅子:指紅色的棋子。
斗(dòu)棋:下棋游戲。
《浣溪沙·水滿池塘花滿枝》是北宋詞人趙令疇(一作張先)創作的一首閨怨詞。此詞上片從視覺、嗅覺、聽覺以及觸覺等角度寫春天對閨中少婦的感官刺激,下片由上片生發,寫閨中少婦沉浸于相思之中的情態。全詞雖只有六句而每一句都獨立形成一組景致,六個畫面完美、和諧地組合成特殊的意境,通過景物抒寫閨怨,寫景飽滿酣暢,言情深隱蘊藉,詞淺意深、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盡顯。
《浣溪沙·水滿池塘花滿枝》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據全詞所寫貴家春閨情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從容安適的生活偶然有感而發。 [7] 關于此詞作者,《草堂詩余正集》作張子野(張先),凌天松于《明編詞總集叢刻述評》訂正為趙令畤,一般采用此說。
此詞以極其委婉。含蓄的手法抒與閨怨。詞中共包含六個畫面,其中有四個畫面是描摹春景的,另有兩個畫面是一般閨閣生活的掠影:一為做夢,一為下棋。這六個畫面完美、和諧地組合成一個特殊的意境,使此詞具有詞淺意深。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
上片寫女主人公被春光打動,心魂為之曳,為之陶醉。“水滿池塘花滿枝”,是從視覺上觀察到春天的到來的。春水初漲,百花怒放,自然是春天特有的身姿和光彩。“亂香深里語黃鸝”是從聽覺和嗅覺上體味到春天的存的。花香而亂,說明是百花飄香:“亂香深里”,即百花叢中。黃鸝飄香的百花叢中歌唱,這自然又是春天特有的氣息和聲音。“東風輕軟弄簾幃”,是從觸覺上體察到春天的溫柔的。輕軟的、多情的東風不時拂弄著簾幃,撫掠著女主人公的鬢發,這自然又是春天的溫暖和柔情。如此種種,無不撞擊著女主人公的心扉,必然會使她產生細微而曲折的心理反映。春天是青年男女播種和耕耘愛情的季節,她卻是孤身一人,面對這撩人的春光,自然會觸發對愛情的向往與回憶,會感到悵惆。
詞的下片寫這個女了沉浸于相思之中。“日正長時春夢短,燕交飛處柳煙低”,意思是說:既然春心已經萌動,那么只有到午夢中去會心上人,以療愛情的饑渴,可是春夢又偏偏是那么短促,心上人杳無蹤影,唯見雙燕交飛,煙柳低垂。燕雙飛,使人想到自身的獨守空閨,徒添相思;煙柳低垂,又使人更生離愁。“垂楊只解惹春風,如何系得行人住。”說明這短短的春夢不僅沒有給人以精神的補償,反而惹得愁恨倍增。最后女主人公不能不采取現實的可行的辦法來排除這相思的困擾:“玉窗紅子斗棋時。”借斗棋以排遣無限相思之情,正如同借酒消愁愁更愁一樣,其間蘊含著深重的感傷與幽怨。
此詞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極大,具有含蓄蘊藉,意境朦朧的美感,讀后使人感覺意猶未盡,余韻深長。
趙令畤 : 趙令畤(1061~1134)初字景貺,蘇軾為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于朝。后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