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 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節選自《資治通鑒》)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諸將皆爭走 爭:爭相,爭先恐后 B.以此沛公得具知 具:具有,具備
C.皆秦所以亡也 所以:……的原因 D.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逆:抵觸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A.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B.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C.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D.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13.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沛公帶兵進入咸陽城,眾將領爭先恐后去瓜分財寶,唯有蕭何不同。
B.樊噲直接勸諫沛公,貪戀奢麗之物使得秦朝覆滅,希望他以此為鑒,沛公不聽。
C.張良以秦朝滅亡的教訓告訴沛公不可助桀為虐,要善于采納逆耳忠言。
D.沛公最終聽信了張良的建議,命令軍隊從咸陽撤出,返還到霸上駐軍。
14.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 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
答
11.【解析】B(具:詳細,全面。)
12.【解析】A
13.【解析】D(從咸陽撤出,返還到霸上駐軍是樊噲的建議而不是張良的。)
14.譯: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做一個富翁啊 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他們有什么用呀 (“欲”“為”“皆”“所以”各1分,句意準確通順2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劉邦領兵向西進入咸陽,眾將領都爭先恐后地奔往秦朝貯藏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財寶。唯獨蕭何率先入宮,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圖冊、文書、戶籍簿等檔案收藏起來,劉邦借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戶口的多少及財力物力強弱的分布。劉邦看到秦王朝的宮室、帷帳、名種狗馬、貴重寶器和宮女數以千計,便想留下來在皇宮中居住。樊噲勸諫說:“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做一個富翁啊 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他們有什么用呀 望您盡快返回霸上,不要滯留在宮里!”劉邦不聽。張良說:“秦朝因為不實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里。而為天下人鏟除殘余的秦軍,應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現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況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望您能聽取樊噲的勸告!”劉邦于是率軍返回霸上。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