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高祖為沛公,以噲為舍人。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沛公從百余騎因項伯面見項羽,謝無有閉關事。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彘肩。噲既飲酒,拔劍切肉食,盡之。項羽曰:“能復飲乎?”噲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項羽亦因遂已,無誅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噲入營譙讓項羽,沛公事幾殆。
(節選自《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材料二:項羽死,漢王即位,以噲堅守戰有功,益食邑八百戶。又以將軍從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韓信。
更賜爵列侯,與剖符,世世勿絕,食舞陽,遷左丞相。噲以呂后女弟呂媭為婦,故其比諸將最親。先黥布反時,高帝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內群臣。絳侯、灌嬰等莫敢入。十余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盧綰反,高帝使噲以相國擊燕。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于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噲欲以兵盡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即軍中斬噲。陳平畏呂后,執噲詣長安。至則高帝已崩,呂后釋噲,得復爵邑。孝惠六年,噲薨,謚曰武侯。
(節選自《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標示出來。
十余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
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百余騎因項伯面見項羽”與“則無恒產,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中的“因”字含義不同。
B.“是日微樊噲入營譙讓項羽”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微”字含義不同。
C.“故其比諸將最親”與“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論語·侍坐》)兩句中的“比”字含義不同。
D.“噲欲以兵盡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與“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中的“屬”字含義相同。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樊噲出身低微,很早就追隨沛公;他隨同沛公面見項羽,怒斥項羽并打消其誅殺沛公的想法,幫助沛公成功脫險。
B.樊噲因立戰功被加封食邑、賜侯封爵、剖符定封、升遷為左丞相;又因妻子是呂后之妹,所以他與高祖的關系非常親密。
C.高祖曾經病重,不愿見人,大臣們都不敢進宮,只有樊噲領頭徑直闖進去,對高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高祖改變態度。
D.樊噲奉命攻打叛軍時,病情危重的高祖聽信別人的挑撥,對樊噲起了殺心;后樊噲得到陳平好心相救,被呂后釋放,得以善終。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2)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
10.材料一中“樊噲闖帳”與材料二中“樊噲闖宮”兩件事,都表現了樊噲怎樣的形象特點?請簡要概括。
答
6.十余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
句意:過了十幾天,樊噲竟然推開宮門徑直闖進去,大臣們跟隨著他。皇上獨自枕著一個宦官躺著。
“十余日”作時間狀語,與主語“噲”之間應該停頓;
“大臣隨之”的主語由“噲”換為“大臣”,“大臣”前需停頓;
“上獨枕一宦者臥”的主語又換為“上”,“上”指皇上,“上”之前需要停頓。
因此,斷句為:十余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
7.B
A.通過、經由。/于是、就。句意:沛公帶著一百多人馬通過項伯來見項羽。/如果沒有固定的資產,就不會有安穩的心。
B.“含義不同”錯誤。兩句中的“微”字含義相同,都是“如果沒有”。句意:這一天如果不是樊噲闖入營帳責備項羽。/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
C.比較。/等到。句意:因此他比其他將領跟皇上更親近。/等到三年之后,可以讓它的(百姓)勇敢起來。
D.兩句中的“屬”字含義相同,都是“這類人”。句意:樊噲就會用兵力把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等人全部殺光。/你們都將被他所俘虜。
8.D“后樊噲得到陳平好心相救”錯誤,依據“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即軍中斬噲。陳平畏呂后,執噲詣長安”可知陳平并沒有殺樊噲,而是把他押送到長安,并非出于好心。
9.1)大王今天到了,卻聽信小人的讒言,和沛公之間有了嫌隙,臣擔心天下會因此瓦解,天下人心中會對大王您產生懷疑。
(2)當初陛下帶領我們在沛縣豐邑起兵,平定天下,多么雄壯啊!
10.①勇氣非凡。
②善于辭令(能言善辯、直言敢諫)。
③忠誠為主。
參考譯文:
材料一:樊噲是沛縣的人。以殺狗為職業,高祖做沛公時,讓樊噲做他的舍人。項羽在戲下,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帶著一百多人馬通過項伯來見項羽,告訴項羽沒有閉關的事情。喝酒到中間的時候,亞父謀劃想要殺掉沛公。樊噲守在營賬外,聽說情況危急,就持著鐵盾進入營帳。項羽說:“壯士。”于是賞賜給樊噲卮酒彘肩。樊噲飲酒之后,拔劍切肉吃,全吃完了。項羽說:“能再喝灑嗎?”樊噲說:“我死尚且不推辭,難道只怕一杯酒嗎!沛公先入關穩定咸陽,在霸上暴露軍隊,就是為了等待大王。大王今天到了,卻聽信小人的讒言,和沛公之間有了嫌隙,臣擔心天下民心渙散,不再信任大王。”項羽于是就作罷,不再有誅殺劉邦的想法。這一天如果不是樊噲闖入營帳責備項羽,沛公的事業幾乎失敗了。
材料二:
項羽死后,漢王做皇帝,因為樊噲作戰有功,加封食邑八百戶。樊噲又以將軍的身份跟隨漢高祖平定燕王臧荼反叛、楚王韓信謀反。
漢高祖改賜樊噲列侯爵位,并剖符定封,世代相傳,賜給舞陽作食邑,升遷為左丞相。樊噲娶呂后的妹妹呂媭為妻,因此他比其他將領跟皇上更親近。先前黥布反叛時,漢高祖曾病得很厲害,不愿見人,住在內宮,命令門衛不得讓大臣們進去。大臣絳侯、灌嬰等沒人敢進去。過了十幾天,樊噲竟然推開宮門徑直闖進去,大臣們跟隨著他。皇上獨自枕著一個宦官躺著。樊噲等看見皇上,流著淚說:“當初陛下帶領我們在沛縣豐邑起兵,平定天下,何等雄壯啊!如今天下已經安定,又是何等疲憊啊!再說陛下病勢嚴重,大臣震驚恐懼,陛下不召見我們商議國事,難道只是跟一個宦官訣別嗎?況且陛下難道沒看到趙高的事情嗎?”高祖笑著起身。后來盧綰反叛,高祖派樊噲以相國身份攻打燕國。這時,高祖病得很厲害,有人誹謗樊噲勾結呂氏,說皇上一旦逝世,樊噲就會用兵力把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等人全部殺光。漢高祖聽到這些話大為生氣,就派陳平乘車送周勃代替樊噲統率軍隊,并將樊噲就地斬首。陳平畏懼呂后,逮捕樊噲來到長安。到達時高祖已經逝世,呂后釋放樊噲,給他恢復爵位和食邑。孝惠帝繼位第六年,樊噲去世,謚號為武侯。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