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的詩意:如筍石般的山峰好像上千矗立的玉石,松蘿般的樹林也披上了萬多銀花。
出自元稹 《南秦雪》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
翻譯:
帝都到清明時間寒意才盡,而駱谷到了春深時節卻未見春意;
剛看見峻嶺上云似華蓋,就發現巖石下白雪如塵。
如筍石般的山峰好像上千矗立的玉石,松蘿班的樹林也披上了萬多銀花。
在這個不見飛鳥不聞猿啼的時節,年輕的御史走在了去南秦的路上。
譯文:
帝都到清明時間寒意才盡,而駱谷到了春深時節卻未見春意;剛看見峻嶺上云似華蓋,就發現巖石下白雪如塵。如筍石般的山峰好像上千矗立的玉石,松蘿班的樹林也披上了萬多銀花。在這個不見飛鳥不聞猿啼的時節,年輕的御史走在了去南秦的路上。
作者
元稹(zhen,779-831):字微之,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他聰明過人,年少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賞析
這是元稹被貶到四川通州途徑駱口驛之路所作。
這首七律首聯就對仗,寒對春重復相對,意思相反之反對。頷聯對仗工整,表明此處氣候變化之快,前后可以形成一個意思,有云即下雪,即相對獨立反對,又連成一體,屬流水對。頸聯都描述雪景之美,屬于大意相同之正對。尾聯對全詩有轉折意思,雪景之美但屬惡劣天氣,詩人受貶卻走在荒蕪人煙的蜀道之上。且尾聯屬于意思上靜與動的對比的寬對形式。
首聯是意思上肯定與否定的寬對,也是寒與春不在同一位置的交錯對(錯對)。韻律格式:--|||--。頷聯對仗工整,表明此處氣候變化之快,前后可以形成一個意思,有云即下雪,即相對獨立反對,又連成一體,屬流水對。頸聯都描述雪景之美,屬于大意相同之正對。尾聯對全詩有轉折意思,雪景之美但屬惡劣天氣,詩人受貶卻走在荒蕪人煙的蜀道之上。且尾聯屬于意思上靜與動的對比的寬對形式。
本詩表達了路途艱險、前程未卜之心情。
關鍵詞:“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的意思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