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心事在天涯。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出自吳琚《浪淘沙》
岸柳可藏鴉,路轉溪斜。忘機鷗鷺立汀沙。咫尺鐘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臨水整烏紗,兩鬢蒼華。故鄉心事在天涯。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
【注釋】
吳琚,南宋汴(今河南開封)人。本詞是他于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以鎮安節度使判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后所作。此時朝廷腐敗,江南士氣低落,恢復中原已成泡影。
忘機,指忘卻巧詐之心,與世無爭,自甘恬淡。
[1]岸柳可藏鴉:指已近暮春,濃密的柳條可以讓野鳥筑巢。
[2]咫尺:距離很近。鐘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蘇南京市東。
[3]烏紗:即烏紗帽,官帽。有時也為平民所服。
[4]兩鬢蒼華:兩鬢已有了白發。
譯文
岸邊的楊柳青翠茂盛,野鳥在那里藏其行蹤。鷗鷺站在溪邊覓食與世無爭。近在咫尺的鐘山被云霧遮蓋,時隱時現顯得朦朦朧朧。對著水面整理我的烏紗帽,水中可以看到我兩鬢稀疏花白的倒影。故鄉被金人占領,我的心情為此悲傷沉重,可無奈我人遠在天涯無力可用。時光如梭,幾日未來春天就已過盡,原來含苞欲放的桃花,眼下竟然已經殘敗凋零。
作者
吳琚(?—1202),字居父,號云壑,汴(今河南開封)人,宋高宗吳皇后之侄。
賞析
這首抒憂懷歸之詞,是吳琚于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以鎮安節度使判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后所作。此時吳琚雖身居要職,但朝廷腐敗,江南士氣低落,恢復中原已成泡影,他兩鬢花白,壯志難酬,故欲歸隱故鄉,與鷗鷺結盟。這些心理活動都在詞里體現出來。詞中具體地寫了他春日在建康城外鐘山下游覽的情景。面對明麗的春光,詞人的心境卻迷茫惆悵、郁郁不樂。通篇用白描手法,語言淺白而感情深摯,寫得自然流暢。
關鍵詞:“故鄉心事在天涯。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