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肅霜秋晚,荒荒塞日斜。老松經歲葉,寒菊過時花。
天闊愁孤鳥,江流憫斷槎。有巢相喚急,獨立羨歸鴉。
①肅肅:象聲詞,描摹強勁風聲。
②荒荒:形容黯淡無際之狀。
③斷槎:隔絕不至的木筏子。據晉張華<博物志>:海邊有人每年八月都見到有槎前來,從不失時,于是準備食用之物,乘搓到天河(銀河)之上。此句指作者與故國隔絕音訊,無槎載其回歸。
《秋晚書懷》是一首觸景生情,懷念故國的五律。
首聯發句即照應題目。以“肅肅”形容秋風強勁肅煞,以“荒荒”摹擬寒日暗淡無際,一片晚秋蕭條景象。“肅肅”,象聲詞。
頷聯以物自喻,寫自己風燭殘年,猶如經歲的老松霜葉,又似秋節后枯萎的菊花,行將干枯。
頸聯二句先寫晚秋時節,一反“天高任鳥飛”的秋高氣爽,而斷言“天闊愁孤鳥”,一個“孤”字,可使鳥愁天闊。“江流”句妙用典故,因“斷槎(chá)”這不再如期而來的木筏子,比喻與故國隔絕,無法歸回。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海邊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來,于是備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銀河)之上。因為槎斷,自然無法歸來。
尾聯寫鳥兒尚有巢,同類相呼急,而自己卻孤獨地一個人站立在晚秋的斜暉中,羨慕它們。抒寫盡對故園的懷戀之情。
作者借景書懷,將自己的風燭殘年與晚秋的松菊、孤鳥,江流、斷槎諸事物聯系在一起,更顯得愁思深沉悲切。同其《秋興》、《不眠》諸詩對讀,無不貫穿著一股悲涼之氣,令人不忍卒讀。
高士談 : (?—1146)金燕人,字子文,一字季默。任宋為忻州戶曹。入金授翰林直學士。熙宗皇統初,以宇文虛中案牽連被害。有《蒙城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