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代《與瀼溪鄰里》
昔年苦逆亂,舉族來南奔。日行幾十里,愛君此山村。
峰谷呀回映,誰家無泉源。修竹多夾路,扁舟皆到門。
瀼溪中曲濱,其陽有閑園。鄰里昔贈我,許之及子孫。
我嘗有匱乏,鄰里能相分。我嘗有不安,鄰里能相存。
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冤。終以瀼濱訟,無令天下論。
瀼溪兩岸的水鄉在村莊大路小徑兩旁都長滿了修長的翠竹,它們正郁郁蔥蔥,繁茂生長。水鄉中河港縱橫,小舟可沿著彎彎曲曲的河溪,吱吱呀呀地一直劃到每家的大門口。詩句描繪出瀼溪水鄉的迷人風景,如一幅色調清麗明快的風俗畫,具有一種淡雅的美感。詩句淺顯質樸,真切動人。
瀼溪,今江西瑞昌境內。《九江府志》“瀼溪,在瑞昌縣南五十步,唐元結嘗居寓此”。
《修竹多夾路,扁舟皆到門。》古詩句出處:唐·元結《與瀼溪鄰里》
元結 :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