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龔自珍的《漫感》
解釋:賦詩抒懷和仗劍抗敵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過去,白白辜負了“狂士”聲名。
賞析:此句直抒胸臆,立志革新的詩人,本想以“劍”與“簫”這一武一文來實現改革社會的愿望,而今寫了一些滿紙幽恨的詞章,絲毫無助于補偏救弊,豈不是徒具狂名!
該詩作于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作者三十二歲。面對內憂外患日益嚴重的國勢,龔自珍憂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為國出力。然而,這一年春他第四次參加會試落第,連續的失敗使他痛感報國無門便寫了這首詩抒發報國志向。
龔自珍 :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