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璣(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淵,號靈淵,浙江溫州永嘉松臺里人。祖籍福建晉江安海徐狀元巷人,唐狀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為溫州永嘉人”。福建晉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職,浮沉州縣, 為官清正,守法不阿,為民辦過有益之事。“詩與徐照如出一手,蓋四靈同一機軸,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紀昀《四庫全書總目錄》)有《二激亭詩集》。 亦喜書法,“無一食去紙筆;暮年,書稍近《蘭亭》”(葉適《徐文淵墓志銘》)后改長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徐璣和他的三位同鄉好友——字靈暉的徐照,字靈舒的翁卷,號靈秀的趙師秀——并稱“四靈”,開創了所謂“江湖派”。“四靈”學賈島、姚合,標榜野逸清瘦的作風,題材窄,詩境淺,甚至流于瑣屑,徐璣自不例外。五律可誦者如《黃碧》:“黃碧平沙岸,陂塘柳色春。水清知酒好,山瘦識民貧。雞犬田家靜。桑麻歲事新。相逢行路客。半是永嘉人。”七絕可誦者如《新涼》:“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徐璣著有《泉山集》,已佚。其《二薇亭詩》1卷,有《敬鄉樓叢書》本,亦收入讀畫齋刊本《南宋群賢小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