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郗司空[愔,字方回]在北府,桓宣武[溫]忌其握兵。郗遣箋詣桓,子嘉賓[超]出行于道上,聞之,急取箋視,“方欲共獎王室,修復園陵?!蹦舜绱鐨Я?,歸更作箋,自陳老病不堪人間,欲乞閑地自養?;傅霉{大喜,即轉郗公為會稽太守。
[馮述評]
超黨于桓,非肖子也,然為父畫免禍之策,不可謂非智。后超病將死,緘一篋文書,屬其家人:“父若哀痛,以此呈之?!备负罂蕹^哀,乃發篋睹稿,皆與桓謀逆語,怒曰:“死晚矣?!彼熘埂7蛏硭蓝q能以術止父之哀,是亦智也。然人臣之義,則寧為愔之愚,勿為超之智。
關鍵詞:智囊(選錄),明智部
東晉郗愔任司空,駐在北府,桓溫對他掌握兵權十分忌恨。一次郗愔寫了一封便箋托人送給桓溫。這時他的兒子郗超聽說這件事,急忙追上正在路上的送信人,取出信來,看到上面寫著:我要同您共同為王室出力,收復失地,重修陵寢云云。郗超將信撕掉,回去代父親重寫一封,自稱身患舊病,不能忍受世間的繁雜事務,希望得到一塊閑地,來頤養天年。桓溫看到信后喜出望外,趁機把郗愔轉為會稽太守。
評譯
郗超與桓溫暗里勾結,看似是不孝之子,但卻給父親策劃了免遭禍患的計謀,這不能說不機智。后來郗超病重快死時,收拾了一箱書信文札,囑咐家人說:“我父親若悲哀太過,就把這些拿給他看?!臂篮?,他的父親郗愔哀痛得無法自制,家人就開箱給他看兒子的遺物,結果里面全是與桓溫謀劃叛逆的內容。郗愔看后勃然大怒,罵道:“逆子,你死得太晚了!”并立即止住了悲哀。郗超死后還能用辦法制止父親的哀痛,這真是很聰明的呀。但做人臣的道德,寧肯像郗愔那樣愚蠢,也不要學郗超這樣的聰明。
①北府:郗愔當時駐京口,東晉人稱為北府。
②桓宣武:即桓溫,謚號為宣武。
③嘉賓:郗超,郗愔之子,字嘉賓。
④緘: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