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fēng · guì fēng · sù guān
國風(fēng)·檜風(fēng)·素冠
shù jiàn sù guān xī ! jí rén luán luán xī ! láo xīn tuán tuán xī !
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慱慱兮!
shù jiàn sù yī xī ! wǒ xīn shāng bēi xī ! liáo yǔ zǐ tóng guī xī !
庶見素衣兮!我心傷悲兮!聊與子同歸兮!
shù jiàn sù bì xī ! wǒ xīn yùn jié xī ! liáo yǔ zǐ rú yī xī !
庶見素韠兮!我心蘊結(jié)兮!聊與子如一兮!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寫人,國風(fēng),檜風(fēng)
有幸見你戴白冠守禮如儀,見你身體是如此瘦弱憔悴,都是因為盡禮而憂傷勞累。
有幸見你穿白衣守禮如儀,我也情不自禁地哀戚傷悲,好想和你一路同行相攜歸。
有幸見你白冠白衣白蔽膝,我內(nèi)心深處憂傷沉沉涌積,恨不得和你同悲融為一體!
素冠賞析
如果把此詩看成是一首痛惜賢臣遭受迫害斥逐的詩,那么,首章寫那位遭受迫害斥逐的賢臣,他頭戴素冠,身體瘦瘠贏弱,憂心忡忡,由外在形貌而及內(nèi)心活動,將人物形象逐漸展現(xiàn)出來,頗有屈子行吟澤畔,“形容枯槁,顏色憔悴”的意味,帶有濃厚的悲劇氣氛。第二、三兩章,首句仍寫“棘人”服飾,前章“素冠”與此“素衣”“素韠”由上而下地描繪出“棘人”全身服飾,“素”字使人想見賢臣清白高潔的形象。第二句“我心傷悲”云云,直抒詩人情愫。第三句“同歸”“如一”云云,表明詩人的意愿,思想情感較之“傷悲”“蘊結(jié)”又進了一層。全詩人物形象鮮明,詩人情感深厚,每句均以語氣詞“兮”字煞尾,悲音繚繞,不絕于耳。在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中,當賢臣遭受迫害斥逐之時,詩人毫無避忌之心,明確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和與之同歸的態(tài)度,此種精神難能可貴,于世情友道頗有教益。則詩人亦為貞良之士,可知也。
此詩從第一章寫素冠、第二章寫素衣,第三章進一步轉(zhuǎn)入素色蔽膝,自上而下,一路寫來,詩人所遇君子全身素裹,潔白的裝束,素樸的品德,令人見之肅然起敬。
如果把此詩看成愛情詩,那么,每章首句就是以服飾代人,表示急切希望見到對方,次句訴說因見不到而憂思悲傷,末句說愿永結(jié)同心。
⑴檜(guì)風(fēng):即檜地的樂調(diào)。檜,又寫作“鄶”。檜地在今河南鄭州、新鄭、滎陽、密縣一帶。周平王初,檜國為鄭武公所滅,其地為鄭國所有。 [2]
⑵素冠:白帽子。一說即居喪期間孝子所戴的練冠。
⑶庶:庶幾,幸而。
⑷棘人:罪人。棘,執(zhí)囚之處,處境艱危的意思。一說通“瘠”,瘦削的意思。欒欒:拘束,不自由。一說通“臠”,本義為肉片,引申為瘠瘦。一說令人憐惜的樣子。
⑸慱(tuán)慱:憂苦不安貌。
⑹聊:愿。一說“且”。同歸:同歸一處。
⑺韠(bì):即蔽膝,古代官服裝飾,革制,縫在腹下膝上。
⑻蘊結(jié):郁結(jié),憂思不解。
⑼如一:如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