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2月15日
寅虎年農歷正月十五
星期二
我們迎來了這個春暖花開的節日
——元宵節
自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火樹銀花,香車寶馬。燈火闌珊處,眉間心上人。
天寒地凍不會長久,春風正在來的路上。
愿這個元宵,帶來一年的安康,帶走所有的不詳。
天上月圓,地上人安。無論你在哪里,眼前或是天涯,這一天,愿你與最愛的人一起分享。
丨元宵節由來丨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在中國,農歷正月是元月,古代稱夜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名為“元宵節”。
元宵節最早起源于漢代,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燈與河川,二月人間。今年的元宵,詩詞君的祝福只增不減,愿你始終相信,那些艱難的日子總會過去,希望永遠都在前方,萬家燈火正輝煌。
丨元宵節寓意丨
元宵節,元氣一始。
往往立春后萬物只是開出枝芽,還未開花時,人們便制作各式五彩繽紛的花燈高懸街頭。
做燈的手藝人心靈手巧,在燈上畫滿各種繁花和飛禽走獸,再以染色紙綴以各路鮮艷色彩。
傳統中國年,為了慶祝這一天的到來,男女老少都會出門逛廟會、賞燈花、猜燈謎。
“火樹銀花燈如晝,寶馬雕車香滿路”,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我們用滿街的燈火通明盡情狂歡,迎接新年的啟程,也誠心祈愿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希望以后每一天,都如同這個夜晚一樣光明幸福。
丨元宵節更有不少的習俗丨
吃元宵
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寶” ,有團圓美滿之意。
雖然地區上有元宵與湯圓的差異,但都代表著團圓和美。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增添節日氣氛。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起源于上古時代,正月十五耍龍燈,載歌載舞的節日氛圍,流傳于很多地方。
踩高蹺
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流動方便。無異于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送花燈
送花燈也叫“送孩兒燈”,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吉星高照早生貴子。
賞月
圓圓的月亮緩緩升起,珠圓玉潤,如夢似幻,仿佛將祝福播撒人間。此時此刻,月滿冰輪,月華如水,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今年的月亮和往常有所不同,虎年元宵,“十五的月亮十七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7日0時56分。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等,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寄托祛病延年的心愿。
丨元宵節祈愿丨
分享一碗湯圓,湯圓是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湯圓是美好的寄托,幸福的掛念;湯圓是一種祈福,祈愿以后,路途順遂圓滿。
分享一份感動,感動是,無論春夏秋冬,溫熱寒涼,你都在我身邊;感動是,有些人,陪你走了一年又一年,不問緣由,只有相伴!
分享一份友情,友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你需要的時候,他總會出現;友情是,相知相惜,透過對方的眼,看到更加完整的自己;友情是,相互的付出,相互的鼓勵,相互的陪伴!
分享一份關愛,關愛是,父母半夜悄悄為你掖上的被角;關愛是,朋友突然為你送到的生日驚喜;關愛是,默默地為身邊的人,送上祝福。
分享更是一份祈愿。愿在外奔波的你有人掛念;愿與家人吃團圓飯的你心暖情濃;愿人間災難至此盡,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在這花好月圓夜,愿您與最愛的人,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留住美好,留住愛!喜度元宵美好夜晚,愿你幸福快樂到永遠!
冬去春來,萬物復蘇;歲月輪回,是終也是是始。
在元宵佳節,讓我們懷揣希冀,摒棄過往的不堪,迎接未來的美好。
春節也已接近尾聲,詩詞君惟有三愿與君相送:
愿你生活甜蜜,人生布滿陽光;
愿你花開向陽,活出詩意美好;
愿你勇敢開始,遇見新的光景。
關鍵詞: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