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嘗學于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馀人,而東出衛郭門。與其母訣,嚙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是棄衛也。”魯君疑之,謝吳起。
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于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于敵。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1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事魯君 事:侍奉 B.魯欲將吳起 將:率領
C.則諸侯圖魯 圖:謀取 D.謝吳起 謝:辭退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
A.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
B.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
C.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
D.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
13.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吳起為了打消魯君的疑慮,不僅殺了自己的妻子,還主動攻打齊國并大敗對方。
B.魯國有人詆毀吳起,說他曾殺了三十多個譏笑他的人并且發誓不做卿相不回國。
C.魏文侯因吳起有軍事才能,予以重用。吳起投靠魏文侯后攻打秦國,立下戰功。
D.吳起帶兵,與士卒同甘共苦,曾親自為士卒吸吮毒瘡中的膿液,深得士卒之心。
14.請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答
11.B(將:任命……做主將。) (3分)
12.C (3分)
13.A(吳起攻打齊國是在打消了魯君的顧慮以后,被魯君任命為主將抵擋齊人的進攻,并非為了打消顧慮而為之。) (3分)
14.共6分,“居”“頃之”“終”“歸”“薄”“絕”各1分。
過了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也沒有回去奔喪。曾子看不起他,和他斷絕了師徒關系。
文言文參考譯文
吳起是衛國人,善于用兵。曾經向曾子求學,侍奉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主將,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吳起在這時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最終任命他做了主將。他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這時魯國有人詆毀吳起:“吳起為人,是猜疑殘忍的。他年少的時候,家里積蓄足有千金,在外邊求官沒有結果,最終把家產也蕩盡了,同鄉鄰里的人笑話他,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然后從衛國的東門逃跑了。他和母親訣別時,咬著自己的胳膊發誓說:‘我吳起不做卿相,絕不再回衛國。’于是就拜曾子為師。過了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也沒有回去奔喪。曾子看不起他,并和他斷絕了師徒關系。吳起就到魯國去,學習兵法來侍奉魯君。魯君懷疑他,吳起就殺掉妻子用來謀求主將的職位。魯國雖然是個小國,現在卻有了戰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來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國。”魯君對此心有疑慮,就辭退了吳起。
這時,吳起聽說魏國文侯賢明,想去侍奉他。文侯問李克說:“吳起這個人怎么樣啊 ”李克回答說:“吳起貪戀成名而愛好女色。然而要說到帶兵打仗,就是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于是魏文侯就把他任命為主將,攻打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膿液,怎么還哭呢 ”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如今吳將軍又為我的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么時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因為吳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潔不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將士的歡心,就任命他為西河太守,來抵抗秦國和韓國。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