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代 趙師秀 《約客》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jié)出的疙瘩。
約客:邀請客人來相會。
黃梅時節(jié):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陰雨綿綿的時候,稱為“梅雨季節(jié)”,所以稱江南雨季為“黃梅時節(jié)”。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jié)。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處處都在下雨。
處處蛙:到處是蛙聲。
有約:即為邀約友人。
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燈花,燈芯燃盡結(jié)成的花狀物。
黃梅時節(jié)的夜晚,細雨蒙蒙的下著,鄉(xiāng)村的池塘傳來陣陣蛙鳴。詩人約一位朋友來做客,可等到半夜也沒有來。他只好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語近情遙,含而不露地表現(xiàn)了作者寂寞的心情。
首句“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交待了當時的環(huán)境。黃梅時節(jié)乃是立夏后數(shù)日梅子由青轉(zhuǎn)黃之時,江南多雨,俗稱黃梅天。其時細雨綿綿,正所謂“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對于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泄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wǎng)”,仿佛“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心情異常恬靜安詳。“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句,詩人的注意力從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到了遠遠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聲,正是這處處蛙聲,烘托出了當時周遭的清靜,試想,如非心如止水,神游物外,而是焦灼煩躁,何以知微渺“蟲聲”今夜“新透綠窗紗”?再看第三句“有約不來過夜半”。我猜想,書中之所以得出“焦灼”結(jié)論,多半便依了這句。朋友過了夜半還不來,倘若你是我,當然不免焦灼。但這是趙師秀,是“永嘉四靈”之一,人稱“鬼才”的趙師秀。趙師秀,字紫芝,又字靈芝,光宗紹熙元年進士,曾任上元縣主薄,筠州推官。他雖寄身仕宦,但失意消沉,常與僧道同游山水之間,向往恬靜淡泊的生活,甚至還想與陶淵明一樣“歸尋故園”(《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韻得尊字,就送朱幾仲》)。他死后,江湖派巨子戴復(fù)古作《哭趙紫芝》,說他是“東晉時人物”。當不致于“有約不來過夜半”便焦灼不安吧?最后一句“閑敲棋子落燈花”中。“閑敲”之“閑”,應(yīng)當仿佛我們偶憑小幾,百無聊賴,適見案頭筆墨,于是順手拿過,隨隨便便,漫不經(jīng)心,信筆涂去,一如陸游“矮紙斜行閑作草”之意趣。趙師秀也便這樣坐于燈前,遙等客人不至,百無聊賴,適見局中棋子,于是順手拈起,隨隨便便,漫不經(jīng)心,信手敲去,何來焦灼之感?
與人約會而久候不至,難免焦躁不安,這大概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jīng)驗,以此入詩,就難以寫得蘊藉有味。然而趙師秀的這首小詩狀此種情致,卻寫得深蘊含蓄,余味曲包。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歌前兩句寫景,描繪出一幅江南夏雨圖。梅雨季節(jié),陰雨連綿,池塘水漲,蛙聲不斷,鄉(xiāng)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靜、和諧美妙。但是,“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在這里并非為寫景而寫景,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獨自期客的復(fù)雜思想感情。“家家雨”既描繪出夏季梅雨的無所不在與急驟密集,表現(xiàn)鄉(xiāng)村之景的清新靜謐,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約的客觀原因,流露出詩人對綿綿梅雨這種陰雨天氣的無奈。“處處蛙”既是寫池塘中蛙聲陣陣,又是采用以聲襯靜的寫法,烘托出梅雨時節(jié)鄉(xiāng)村夜晚的恬靜和諧氣氛,同時還折射出詩人落寞孤寂與煩躁不安的心境。這兩句詩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現(xiàn)出在夜深人靜之時,詩人獨自期客而客人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時的獨特心理感受。遍布鄉(xiāng)村、連綿不斷的驟雨,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的蛙鼓,本來十分和諧美妙,但令人懊惱的是:這綿綿陰雨,阻擋了友人如約,如鼓的蛙聲,擾亂了詩人的心境。此時此刻,詩人多么希望友人風(fēng)雨無阻、如期而至,和他一起舉棋消愁。
“有約不來過夜半”,這一句才點明了詩題,也使得上面兩句景物、聲響的描繪有了著落。與客原先有約,但是過了夜半還不見人來,無疑是因為這綿綿不斷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來踐約。夜深不寐,足見詩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至此,似乎將期客不至的情形已經(jīng)寫盡,然而末句一個小小的襯墊,翻令詩意大為生色。
“閑敲棋子落燈花”,這句只是寫了詩人一個小小的動態(tài),然而在這個動態(tài)中,將詩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劃得細致入微。因為孤獨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說“閑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來敲打,正體現(xiàn)了孤獨中的苦悶;“閑”字說明了無聊,而正在這個“閑”字的背后,隱含著詩人失望焦躁的情緒。
人在孤寂焦慮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地作一種單調(diào)機械的動作,像是有意要弄出一點聲響去打破沉寂、沖淡優(yōu)慮,詩人這里的“閑敲棋子”,正是這樣的動作。“落燈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現(xiàn)了燈芯燃久,期客時長的情形,詩人悵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敲棋這一細節(jié)中,包含了多層意蘊,有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的韻味。可見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捕捉典型細節(jié)的重要。
這首詩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前兩句寫戶外的“家家雨”、“處處蛙”,直如兩部鼓吹,喧聒盈耳。后兩句寫戶內(nèi)的一燈如豆,枯坐敲棋,寂靜無聊,恰與前文構(gòu)成鮮明對照,通過這種對照,更深地表現(xiàn)了詩人落寞失望的情懷。由此可知,趙師秀等“四靈”詩人雖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現(xiàn),其實頗有精心結(jié)撰的功夫。
趙師秀 : 趙師秀(1170~1219年)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