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wéi jū yǎng
|
qǐ gǎn huǐ shāng
|
恭惟鞠養
|
豈敢毀傷
|
關鍵詞:千字文
這句話出自孔子講的《孝經》。《孝經》是儒門十三經之首,歷來讀書的規矩是先讀《孝經》,然后才有資格讀《四書》。《孝經》是曾子問孝,孔子回答,由曾子及其門人整理而成的,共有十八章,解釋了一個“孝”字。孔子在《孝經》中開篇就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我們這個身體是受父母遺傳而來的,是我們的神識借以居住的房舍,等于是上天和父母借給我們用的,使用完畢以后還要歸還的。所以我們對自己這個身體,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如果能夠所有,誰還愿意早死呢?
向別人借來用的東西,一定要妥善保管,弄壞了就沒有辦法還了,所以這里才說“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恭是恭敬、謙遜,惟是惟謹、順服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恭惟連用(也作恭維),是個貶義詞,有曲意奉承,討好對方的意思,與古漢語截然不同。鞠和養的意思一樣,都是撫育、長養的意思,例如《詩經"小雅"蓼莪篇》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這四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就是:
人的身體發膚,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物質構成的;
人的思維意識,是以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準則的。
只有謹慎小心地愛護它,怎么能輕易地毀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