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爻辭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白話文解釋
上九:王侯賜予人以紳帶,但不滿一天,三次賜予三次革奪。
《象辭》說:某人因為訟事而得到賜予紳帶的殊榮,這不是值得尊敬的事。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
平:得此爻者,會有爭訴之憂,宜修德養身,化大為小。做官的會有成有敗,患得患失。讀書人認真學習,必可獲佳績。
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
時運:患得患失,殊為不值。
財運:不是正財,得不償失。
家宅:不易安居。
身體:病勢時好時壞,恐兇。
上九變卦
上九爻動變得周易第47卦:澤水困。這個卦是異卦(下坎上兌)相疊。兌為陰為澤喻悅;坎為陽為水喻險。澤水困,陷入困境,才智難以施展,仍堅守正道,自得其樂,必可成事,擺脫困境。
上九爻的哲學含義
訟卦第六爻爻辭釋義
錫:同“賜”,賜給。鞶帶:大帶,古代官服的一部分。褫:指剝去衣服。本爻的爻義是:或許受賜官服大帶,但是一天之內被多次剝奪。
訟卦第六爻人生啟示
從卦象上看,上九以陽爻居柔位,失位,而且并不居中。他之所以獲賜,是通過非正當手段獲得,一味地逞強好訟。
我們的文化講求的是“忍為貴,和為高”,占得此卦者,可能因為愛打官司,恃強爭訟,結果得到了一定的好處,包括得到了升官的機會,穿上了官服,扎了大帶,但是,這種做法因為違背了傳統的文化而受到輿論的譴責,通過這種方式得官在別人看來也是不光彩的。由于大家對你的評價不好,會影響上級對你的印像,你的官職可能是保不住的,甚至一天之內可能多次被剝掉官服,也就是被多次免職,職位不穩,非常危險。
所以占得此爻者,不妨仔細想一下,權衡一下利益得失,雖然通過打官司贏了對方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如果勝訴后自己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那么趁早停止爭訟,雙方握手言和。
占得此爻者,當心有關換房、租房、提升、加薪等事,可能遭到三番五次的戲弄。當然,你要注意,不要對別人出爾反爾,不要戲弄別人。
春秋時期的重耳由于受到后母的陷害,不得不離幵自己的國家,流亡在外。當時介子推及一些大臣因為相信重耳會大有作為,便一起跟著他流亡異國他鄉。在重耳饑餓難忍的時候,介子推曾經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重耳吃,保住了重耳的性命。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當上了晉國的國君。大臣們紛紛向重耳申訴自己曾經對重耳的種種幫助,重耳常高興地獎賞了這些大臣。而介子推肖g常鄙視這種爭功討賞的行為,所以他沒有說一句話,結果重耳卻貴人多忘事,把他的功勞真的給忘了。介子推見重耳忘恩負義,便離開朝廷帶著母親到綿山隱居起來。后來重耳想起自己忘記了獎賞這個賢臣,便親自去請,可是介子推就是不出來。重耳知道他是個孝子,心想如果放火燒山,他定會背著母親出來。于是下令火燒綿山,燒了三天三夜,但仍不見其出來,火媳后,只見介子推背著老母靠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根死去了。
晉文公把他們母子安葬在綿山,并改綿山為介山,立廟紀念,下令每年從介子推燒死的這天開始的一個月內,全國禁止煙火,家家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又叫禁煙節。后來日期由原來的一個月變為十天,最后又變為清明前后的三天內,現在一般將清明這天稱作寒食節。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占得此爻,切記:
有錫不須歡,時當穩遯安。
困來宜擇避,枯木奈嚴寒。
口啾啾,人事尚須憂。
心戚戚,恍惚兩三頭。
關鍵詞:周易,訟卦,天水訟,乾上坎下
上九:王侯賜予人以紳帶,但不滿一天,三次賜予三次革奪。
《象辭》說:某人因為訟事而得到賜予紳帶的殊榮,這不是值得尊敬的事。